文/博时基金境外投资部基金经理 赵宪成
港交所近日迎来新股上市,这使得香港当年的新股集资额超过 600 亿港元,融资规模暂居全球首位。这背后的推动因素可能有:
一是国内IPO从2024年开始呈现明显的收紧状态,目前释放节奏依然较慢,而大量的一级市场公司为了实现融资选择了香港市场IPO,这是一种替代方案;
二是由于香港市场融资港币,可以帮助部分致力于全球化的公司优化境外业务布局;
三是香港市场越来越受到南向资金的青睐,今年以来,每个月南向资金的净流入都在创新高,这带来了港股市场的流动性繁荣,为IPO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是香港为港股IPO创造了一系列有利的政策条件,包括简化审批流程、鼓励内地企业赴港上市、降低H股占比要求、优化上市规则等。
像宁德时代、蜜雪冰城这类大型企业赴港上市,填补了港股在新能源、可选消费板块上市值的不足,为投资港股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配置选择。
投资标的评估要素
对于那些计划通过港股 IPO 上市的企业,我们认为,首先,考虑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的IPO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有成熟行业例如有色金属、建筑材料,也有成长型的行业如新能源、创新药、软件,处在成长阶段的行业一般说来长期会有更好的表现,成熟阶段的企业在估值合理,ROE与分红较高的背景下也有望贡献一定的收益。
二是考虑行业的竞争格局。竞争格局是当下投资中的一个关键要素,所以要考虑企业是否能在激烈的竞争格局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地位和市占率,或者至少有充分的证据能够证明可以存活下来。部分企业已经是行业竞争下来的龙头,那么其未来的风险要小很多。
第三,考虑定价是否合理。港股有很多案例,IPO之后的180天股价破净,因此尽管当下IPO较为火热,但依然要计算在较为极端的市场下,目前的报价是否有安全边际。
第四,考虑市值。在港股市场中,市值较大的公司可以快速进入恒生综指/港股通,市值较小的公司很难预判什么时间能够进入港股通,那么未来的流动性就很堪忧。港股的特点是流动性长期低于A股,因此要参与市值较高的公司,以防止在大盘较弱的情况下新股市值缩水。
综上,港股是一个价值投资市场,要更加考虑企业的长期价值,结合行业发展阶段、竞争格局、估值、市值等多方面的考量做好新股的甄别和投资。
关注科技、消费与生物医药
在港股 IPO 募资额增长的背景下,主要关注三大板块。
科技板块:一是人工智能(AI)与大数据。随着中国AI技术的突破,相关企业有望伴随AI的发展而出现更佳的机遇;二是新能源与新材料,如新能源企业正在积极赴港上市;三是半导体,在中国自主芯片突围的背景下,具备强大研发实力的半导体企业有机会占据更重要的市场位置。
消费板块:主要关注新兴消费和服务型消费,以及传统消费品牌国际化。
生物医药: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对健康的重视,医药行业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港股中的医药公司涵盖制药、医疗器械、生物科技等多个细分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具体到投资,建议第一是甄别公司(按照此前所述的行业阶段、竞争格局、估值、市值等条件),第二是适度分散投资,这些新股的波动性较指数大,分散投资有利于控制部份的回撤。
风险提示:本材料所载信息不构成对买卖任何证券或提供任何投资决策建议的服务。该等信息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投资者应当对本材料的信息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我们对所载材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材料所载内容仅为该资料出具日的信息,后续可能发生变更。未经授权禁止第三方机构或个人以任何形式进行商业用途的传播、剪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